危害身心健康、负能量中的战斗机:羞愧和内疚

2019-03-25 13:57:32743

著名心理学家David R. Hawkins分析了各类情感的能量等级,从最负面、最伤身的情感,到最正面、最滋润的情感,所有情感里面,能量排最低的不是愤怒、悲伤、恐惧;而是羞愧、内疚、冷淡。

 

从低到高,能量等级分别为:

(1)Shame 羞愧——能量等级:20

没想到吧,最伤身的,竟然是羞愧。怪不得古今中外经常有人羞愧而死。羞愧的能量级几近死亡,它犹如意识的自杀行为。在羞愧的状况下,我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,或者是希望自己能够隐身。

(2)Guilt 内疚——能量等级:30

内疚感以多种方式呈现,比如懊悔、自责等,也经常表现为频繁的愤怒和疲乏。无意识的内疚感会导致身心的疾病,以及带来意外的自杀行为。

(3)Apathy 冷淡——能量等级:50

这个能量级表现为贫穷、失望和无助感。世界与未来都看起来没有希望。冷漠意味着无助,让人成为生活中各方面的受害者。冷淡的人缺乏的不止是资源,他们还缺乏运气。除非有外在的帮护者提携,否则他们很可能会潦倒致死。

(4)Grief 悲伤——能量等级:75

这是悲伤、失落和依赖性的能量级。在这个能量级的人,过的是懊丧和消沉的生活。这种生活充满了对过去的懊悔、自责和悲恸。在悲伤中的人,看这个世界都是灰黑色的。

(5)Fear 恐惧——能量等级:100

从这个能量级来看世界,到处充满了危险、陷害和威胁。一旦人们开始关注恐惧,就真的会有数不尽的让人不安的事来临。之后会形成强迫性的恐惧,这会妨害个性的成长,最后导致压抑。因为它是让能量流向恐惧,这种压抑性的行为不能提升到更高的层次。

(6)Desire 欲望——能量等级:125

欲望让我们耗费大量的努力去达成我们的目标,去取得我们的回报。这也是一个易上瘾的能级,不知道什么时候,一个欲望会强大到比生命本身还重要。欲望就喧宾夺主,抢夺了生命本身的意义。

(7)Anger 愤怒——能量等级:150

如果有人能跳出冷漠和内疚的怪圈,并摆脱恐惧的控制,他就开始有欲望了,如果欲望不能满足,则带来挫折感,接着引发愤怒。愤怒常常表现为怨恨和报复心理,它是易变且危险的。愤怒来自未能满足的欲望,很容易就导致憎恨,这会逐渐侵蚀一个人的心灵。

(8)Pride 骄傲——能量等级:175

比起其他的较低能量级,人们会觉得这个能量级是积极的。而事实上,骄傲只是相比其他更低的能量级让人感觉稍好一些而已。

骄傲是具有防御性和易受攻击性的,因为它是建立在外界条件下的感受。一旦外界条件不具备,就很容易跌入更低的能量级。

(9)Courage 勇气——能量等级:200

来到勇气这个能量级,动力才显端倪。这是一个重要的关节点。勇气是拓展自我、获得成就、坚忍不拔和果断决策的根基。

在比勇气更低的能量级上,世界看起来是无助的、失望的、挫折的、恐怖的。一旦来到勇气的能量级,生活看起来就是激动人心、充满挑战、新鲜有趣的。在这个能量级,人们有能力去把握生活中的机会。

那些能够打击能量级低于200的人的障碍,对进化到200即能量的人来说,不过是小菜一碟。这个能级的人们,总是能尽数回馈足够多的能量给这个世界。而低于这个能级的人们则是不断地从社会中汲取能量,没有回馈。

从有勇气开始,正能量一路开挂,自我强大,朝向自我价值的方向成长。

 

丛中:建议咨询师在医疗系统内,为精神障碍患者开展咨询工作

作者:丛中   北京大学第六医院

文章写于几年前,今天阅读,仍具前瞻性。期待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搭建,让每个人都可以就近接受心理健康服务。

1946年,世界卫生组织在宪章中规定:健康,不仅是没有躯体疾病,而且是生理—心理—社会的完好状态。

1977年美国医生恩格尔在《科学》杂志上发表文章“需要新的医学模式—对生物医学模式的挑战”,批评了生物医学模式“还原论”和“心身二元论”的局限,并提出了“生物-心理-社会医学模式”的概念。

当前的中国,内科医生们正在努力学习如何识别“抑郁症”、“心身疾病”,那么,精神科医院,是否已经完成了“医学模式的转变”?

在全国,几乎所有的精神科医院,都是以卖药为主的医院,药物收入大约占医院总收入的60%以上,药物收入是其它医疗服务收入的两倍以上。心理治疗医疗服务的收入,则少得可怜,几乎是所有收费项目中的最少收入。

另外一番景象:病人到了精神科医院,到处打听:“哪位医生可以做心理治疗?”

在精神科医院门口排队挂号的病人,总是盯着医院广告栏里少数几位可以做心理治疗的医生。这几个医生,往往永远是最受病人欢迎的医生,自然也就成了全院挂号最难的医生,这几位医生的门诊号往往成为倒号黄牛们重点承揽对象。

可见,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需要精神科医院提供心理治疗服务!

人们对心理治疗,有着非常迫切的社会需求。

病人往往在冬天的夜里,冒着寒风,整宿排队,才能够挂到一个心理治疗的门诊号。病人见了医生就问:“你们医院,为什么不多培养几个做心理治疗的医生呢?!”这话,让我深思,也让我无语。

是啊,既然精神卫生法规定:心理治疗只能在医疗机构内进行。心理治疗,是精神科医院最应该开展的重要医疗服务之一。

那么,为什么在精神科医院,实际上又几乎都没有提供心理治疗服务呢?

心理治疗的发展,在精神科医院中,究竟遇到了哪些阻碍因素?

心理治疗专业,在精神科医院,将来能否得到大力发展?

一、心理治疗收费太低。

按照当前北京市卫生局制定的收费标准,公立医院心理治疗每次30元。这么低的收费标准,根本就无法兑现医生的劳动价值和专业培训价值。所以,如果不是出于个人兴趣,没有医生会愿意主动以“辛苦又不赚钱”的心理治疗作为终生职业。

二、 精神科医院的管理问题。

1、精神科医生,天然地,不会做心理治疗。

由于精神科医院,目前主要是给病人诊断开药,药物收入是医院总收入的最大来源;我们也可以说,精神科医院,目前仍然处在“生物医学模式”时代,还没有完成向“生物-心理-社会医学模式”的转变。在医院里的职工,特别是医生,大部分精神科医生只会诊断开药,从他们上大学到住院医师培训,都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的心理治疗培训,因为他们的上级带教医生更不会做心理治疗与咨询。就这样,一代传一代,到了他们这一代,也照样只会诊断开药。

2、精神科医院的院长,也不懂心理治疗

一般来说,院长都是从精神科医生中提拔起来的。既然绝大多数精神科医生没有受到过心理治疗培训,那么,他当了院长之后,也照样是“生物学派”的医生,他的头脑中,没有心理治疗的专业知识概念,或者,即使有概念,由于他自己没有受到过心理治疗培训,他所热衷从事的是生物精神医学,他自然不会重视和鼓励在精神科医院中发展心理治疗学科专业。

3、年轻医生,一般不会选择心理治疗作为终生职业。

刚毕业的大学生,刚完成住院医师培训的精神科医生,他们虽然对心理治疗感兴趣,但是,他们一般不会选择心理治疗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。理由有很多啦:

第一,上级医生不喜欢看到他们去跟别人学习心理治疗;

第二,刚毕业,忙着在病房收治病人,没有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心理治疗;

第三,心理治疗的培训费,医院不给报销,需要自己掏腰包,刚毕业收入少,没有钱去参加心理治疗的系统培训;

第四,住院病人太多,医生太少,医生管着很多病人,整天忙着写病程记录、开医嘱,应付各种检查,没有时间跟某个病人坐下来去谈话,更别说做心理治疗;

第五,病房里没有心理治疗谈话的空间和工作时间;

第六,年轻医生需要晋升职称,需要有科研课题并撰写论文,如果他从事心理治疗的学习,往往是既申请不到课题,也难以发表足够数量的SCI及核心期刊的论文,这直接影响着自己的职称晋升和工资收入;远期的不良影响,是耽误了他晋升为正高职称乃至博导。

所以,精神科医院,即使有个别老专家热心开展心理治疗工作,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。

4、医院管理,一切向钱看,医院领导没有热情去重点发展心理治疗学科。

心理治疗科室,不会得到领导的重视,不会作为重点科室得到壮大和发展,最直接的理由就是:心理治疗专业门诊,不挣钱!

精神科医生如果是诊断开药,一上午可以看十个以上的病人;精神科医生如果从事心理治疗,心理会谈既辛苦又花时间,一上午最多也就能看四个病人,还往往不开药,没有药物收入。

5、没有心理学家愿意去精神科医院长期从事心理治疗工作。

精神科医生自己不开展心理治疗,那么,能否引进心理学专业的人员去精神科医院从事心理治疗工作呢?这几乎是不可能!

原因如下:

第一, 在医院,心理治疗的收费标准太低,这样低的收费标准,心理学家在精神科医院工作,无法养活自己,还要靠其他精神科医生来养活他;

第二, 在生物学模式为主的精神科医院里,心理学家属于“少数人”,在申请课题或职称晋升方面,都会被精神科医生挤到一边去的,长期下来,被严重边缘化,除非他也考一个医师执照,变成精神科医生职业身份,也像精神科医生那样去诊断开药,他才能在精神科医院里活下来。

第三, 依现有的医疗行政管理规定,从事心理治疗的人,必须是“心理治疗师”,而考取心理治疗师的人,又首先必须是“具有职业医师资格者”,所以,心理学家进入精神科医院,直接就找不到可以进入的“大门”,精神科医院对心理专家的大门,是紧闭着的。

三、未来展望

既然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需要精神科医院提供心理治疗,既然精神卫生法也要求医院向社会公众提供心理治疗服务。那么,精神科医院,将来如何发展壮大心理治疗学科队伍、以担当起自身的社会责任、服务于社会大众呢?

1、公立医院的心理治疗收费标准,一定要提高!这是政策瓶颈问题,这个问题不解决,其它问题几乎都难以解决。(说明:这问题说起来太复杂,不是我能说清楚的,所以,暂且不展开讨论)

2、精神科医院的院长,要加强心理治疗专业学习,加强战略意识和全局观念,切实担当起公众心理健康的社会责任,不能只抱着“生物精神医学”观念,只鼓励职工去诊断开药,排斥异己,把从事心理治疗的医生当作少数人,或者视为“不务正业”、“旁门左道”。

事实证明,如果院长具有高水平的精神卫生专业观念和战略意识,心理治疗就完全可以在精神科医院中发展壮大起来的,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,因为院长肖泽萍教授本身就是中国著名的精神分析专家,他们医院在十年前就单独开设了“心理咨询门诊大楼”,所以,他们医院所开展的心理治疗门诊工作,至今都走在全国的前列。

3、加强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。将来,在培训精神科住院医生时,一定要大幅增加心理治疗理论和技能的培训,包括心理会谈的案例实习与督导教学。

4、精神科医院,在门诊及病房,要开设心理治疗专区,从挂号,到心理会谈房间的布置,到案例管理,等,都应该达到心理治疗会谈的专业设置标准。

5、在医院经济核算方面,就目前的心理治疗收费标准来说,心理治疗门诊,属于政策性亏损,这些亏损,不应该让从事心理治疗的医生个人承担,而是应该由医院从集体收入或平均奖金中给予补贴。

6、在职称晋升和科研课题立项申请中,要优先推举心理治疗专业的课题,优先推送从事心理治疗的医生职称晋升。

7、将心理学专家、心理咨询师和社工人员,引入精神科医院,为病人提供心理治疗与咨询服务,提供社会服务。

精神科医院的大门,应该向心理学家、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开放。这需要修改当前的《精神卫生法》,重点需要修改如下条目:

“第二十三条 心理咨询人员应当提高业务素质,遵守执业规范,为社会公众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。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、治疗。”

我建议将该条目修改为:“心理咨询师,可以在医疗机构内为精神障碍患者开展心理咨询工作;心理咨询师,在医疗机构外,在精神障碍患者正在接收精神科医生的药物治疗的情况下,可以同时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。”

 

1879计划七期班名额预约:点击此处报名

 

1879计划,中国心理学会标准委主办,全称是“中国心理咨询师继续教育标准建设项目”。全套引进台湾心理师硕士研究生课程,是心理咨询专业的系统课程,融“心理学基础+心理咨询基础+心理咨询伦理+心理咨询基本技术+流派理论与技术+实务问题研讨+个案讨论+督导+见习实习+开业指导”等为一体,由两岸顶级专家授课,手把手带领学员提高咨询能力。

 

文/公众号:1879俱乐部(my1879club) (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后台)

 

报名1879计划,请点击我要报名

实时了解1879信息,请关注1879公众号